3.2 随机性采样: RRT

type
status
slug
date
summary
tags
category
password
icon
人生若只如初见,何事秋风悲画扇
纳兰性德《木兰花·拟古决绝词柬友》
🏰代码及环境配置:请参考0.2 环境配置和代码运行 | 动手学运动规划!

3.2.1 RRT算法概述

  • 定义与提出者:RRT算法(Rapidly-exploring Random Tree,快速探索随机树)由Steven M. LaValle和James J. Kuffner Jr.提出,通过随机构建Space Filling Tree实现对非凸高维空间的快速搜索。
  • 应用场景:广泛应用于各种机器人的运动规划场景,特别是包含障碍物和差分运动约束的环境。
  • 算法变种:包括Basic RRT、基于概率的RRT、RRT Connect和RRT*算法,其中前三种属于单查询方法,而RRT*属于渐近最优算法

3.2.2 RRT算法详解

3.2.2.1 Basic RRT算法

  • 基本思想
    • 将搜索的起点位置作为根节点,然后通过随机采样增加叶子节点的方式,生成一个随机扩展树,当随机树的叶子节点进入目标区域时,就得到了从起点位置到目标位置的路径。
notion image
  • 基本步骤
notion image
  1. 第3行:将起点 初始化为搜索树的根节点。
  1. 第5-8行:在构型空间内随机(一般使用均匀分布)生成一个节点,并在搜索树中取出距离采样点最近的节点,然后沿着方向前进得到,继而得到边
  1. 第9-11行:利用方法检测该边是否与地图边界和障碍物碰撞。
    1. 若无碰撞,则成功完成一次空间搜索拓展,并将节点和边加到搜索树
    2. 若有碰撞,重新构建
  1. 第12-13行:若到达目标点,则搜索树构建完成。
notion image
  • 优缺点
    • 优点
      • 适用范围广,参数简单,高维空间规划性能优秀
      • 相比较于PRM算法,具有更高的效率
    • 缺点
      • 得到的并非最优路径,且每次搜索的路径具有随机性
      • 在扩展节点时从无障碍区域内随机选择节点,会导致产生部分无用节点,节点利用率低,增加算法随机性的同时也降低了算法的收敛速度
  • 参数设置
    • RRT算法中非常重要的参数即步长,其极大影响搜索树的形状
    • 步长太大,可能无法成功绕过障碍物,且在终点附近来回跳动
    • 步长太小,搜索树的构建耗时增加,且采样点非常密集

3.2.2.2 基于概率的RRT算法

  • 基本思想
    • 为了加快随机树收敛到目标位置的速度,基于概率的RRT算法在随机树的扩展的步骤中引入一个概率,以一定的概率来选择目标点作为随机点。引入向目标生长的机制可以加速路径搜索的收敛速度。
notion image
  • 基本步骤
    • 整体步骤和基本RRT相同,只需在选择随机点的时候稍作改变,如下:
  • 优缺点
    • 优点:加速路径搜索的收敛速度
    • 缺点:如果目标概率的不断加大,当障碍物遮挡目标时容易陷入局部搜索无法跳出(随机产生的分支太少了)
  • 参数设置 引入的概率对随机树的扩展有一定的影响:
    • 概率越小(),树的分支越多(过度随机采样,原始 RRT),会导致生长缺乏方向性
    • 概率越小(),树的分支越少(过度趋向目标采样,类似最佳优先的贪心搜索),会导致很难绕过障碍物找到目标点

3.2.2.3 RRT Connect

  • 基本思想
    • RRT-Connect分别以起点和目标点为根节点生成两棵树进行双向扩展,当两棵树建立连接时可认为路径规划成功。通过一次采样得到一个采样点,然后两棵搜索树同时向采样点方向进行扩展,加快两棵树建立连接的速度。
notion image
  • 基本步骤
    • 大概流程和Basic RRT类似,主要不同点在于:
      1. 双向扩展
        1. 在每次迭代中,随机选择一个采样点
        2. 从随机树和随机树中分别找到距离采样点最近的节点
        3. 分别从方向扩展一定步长,得到新的候选节点
        4. 检查新节点是否与障碍物碰撞,若无碰撞,则将其添加到对应的树中。
      1. 连接检查
        1. 在每次迭代后,检查两棵树是否“连接”,即检查随机树中的任意节点是否与随机树中的任意节点足够接近(通常是在某个设定的阈值内)。
        2. 如果找到这样的节点对,则通过它们可以构建出一条从起点到目标的路径。
      notion image
  • 优缺点
    • 优点:具有良好的搜索特性,相较于Basic RRT的搜索速度和搜索效率均有显著提高
    • 缺点:单查询算法,最终路径不是最优的

3.2.2.4 RRT*算法

  • 基本思想
    • Basic RRT,基于概率的RRT和RRT Connect算法虽然能快速的找到路径,但却不是最优路径。而RRT*算法的目标就在于解决RRT算法难以求解最优的可行路径问题,其在路径查找的过程中持续优化路径,随着迭代次数和采样点的增加,得到的路径越来越接近最优。
  • 基本步骤
    • notion image
      1. 第5-8行:和Basic RRT算法相同,包括随机采样、寻找最近节点、确定新节点和碰撞检测
      1. 第9-10行:重新选择父节点,选择标准为以为圆心,为半径,找到所有潜在的父节点集合,并与父节点的cost对比(cost为初始节点到父节点,再到新节点的总cost),若有更优cost的节点,则将其设为新节点的父节点。如下图:当路径的cost小于路径的cost时,算法会将节点设为节点的父节点,并将边删除,新增边
        1. notion image
      1. 第11行:将新增的节点和边加入到随机树中。
      1. 第12行:重新对随机树进行布线,如果近邻节点的父节点修改为新增的节点,可以减少路径代价,则将新节点设为近邻节点的父节点。如下图:若路径的cost大于路径的cost,则将设置为的父节点,并将边删除,新增边
        1. notion image
  • 优缺点
    • 优点:通过引入重新选择父节点和重新对随机树进行布线步骤,RRT*算法能够不断优化路径,提高路径的质量和长度。这使得最终生成的路径更加平滑,减少了路径中的冗余和不必要的转折。
    • 缺点:与RRT算法相比,RRT算法需要更多的计算资源和时间来进行路径的优化和重新连接。这可能导致在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景中,算法的性能受到一定影响。
  • 参数设置
    • 半径对算法有一定的影响:
    • 太小():每次优化的临近点很少,优化力度太小,路径类似与 RRT算法。
    • 太大():每次优化的邻居点非常多(比如包括起点),增加计算量,降低搜索效率,而且会引入一些不必要的路径,进而影响路径质量。

3.2.2.4 RRT*的拓展算法(不做详细介绍)

  1. Kinodynamic-RRT*: 在传统的RRT*算法中,节点和节点之间直接使用直线连接,其不满足智能体的动力学约束,因此可以将直线更换为其他曲线(例如贝塞尔曲线等)或者使用优化的方式求路径。 Kinodynamic RRT*: Optimal Motion Planning for Systems with Linear Differential Constraints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RB3g_GP0-dU
  1. Anytime-RRT*: Anytime-RRT*算法能够在机器人执行当前轨迹的同时,不断地更新和优化路径树,这意味着算法能够在机器人运动过程中实时地适应环境的变化,找到更优的路径。 由于算法具有实时优化的能力,因此它特别适合在动态环境中使用。在动态环境中,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可能会发生变化,Anytime-RRT*算法能够及时地调整路径规划,确保机器人能够安全地到达目的地。 Anytime-RRT * 算法路径规划演示 
  1. Informed RRT*: RRT*在地图空间中采样进行均匀撒点,采样点会布及整个地图从而导致很多不必要的采样。Informed RRT*把采样的范围限制在一个椭圆里面,以起始点和终点作为椭圆的焦点,以 RRT*生成的路径长度 L 作为椭圆上点到焦点的距离之和,在椭圆内进行采样,随着生成的路径越来越优化,长度越来越短,椭圆也会越来越扁,从而集中采样点进行了有效的路径优化。 Informed RRT*: Optimal sampling-based path planning focused via direct sampling of an admissible ellipsoidal heuristic
    1. notion image
  1. Cross-entropy motion planning(交叉熵运动规划): 利用交叉熵方法(Cross-Entropy Method, CEM)来估计稀有事件概率,并将其与采样运动规划方法(如RRT*)相结合。CEM通过迭代地更新采样分布来指导采样过程,使其更加关注于生成低成本的路径或轨迹。这种自适应采样策略有助于在复杂环境中找到高质量的解决方案。 Cross-Entropy Randomized Motion Planning
下一节, 我们会解析和运行代码。
动手学运动规划(Motion Planning)动手学运动规划(Motion Planning)
Loading...
目录
文章列表